首页 婚恋资讯 恋爱攻略 情感挽回 经营婚姻 情感故事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正文

它是待发酵的养分

2025-02-24 来源:智涉情感网

华明玥

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一九八四年出版《约翰·克利斯朵夫》

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寒假,因为即将升学,我从老家办了转学手续,被父母接到南京上学,住进北极阁山脚下的科学院宿舍大院。邻居都是与父亲在同一个系统工作的科研人员,他们都拥有老派读书人的习惯,家里要腾出地方来安放书橱,要亲自辅导孩子功课,夫妻习惯在晚饭后去山道上散步,争论研究方向。而且,对待邻居的儿女,他们都天然有一份“教书育人”的本能,会解答别家孩子的数理化难题,也会将最近读得废寝忘食的书,介绍给邻居的孩子。

《约翰·克利斯朵夫》这套书,就是邻居高叔叔推荐给我的。他是一位磨制天文望远镜镜片的高级技师,有一头天然卷发,脸上敏感又自傲的神情,颇像几分发明第一台显微镜的荷兰人列文虎克。高叔叔推荐的书,一开始并没有引起我的兴趣,我翻看小说的开头:“江声浩荡,自屋后上升。”“孩子醒过来,哭了。惊慌的眼睛在那儿乱转。多可怕啊,无边的黑暗,剧烈的灯光,混沌初凿的头脑里的幻觉……”这与我之前读过的所有小说都不同,傅雷的译本用了很多的短句,就像把一节节弹簧自两头捏紧了,你会感觉到那些短句之中,蕴含着狂暴的力量,好像一松手,那些蓄积的弹力,就要“银瓶乍破水浆迸”。对一个青春期的女孩而言,《约翰·克利斯朵夫》不见得是甜美的阅读体验。我正想谢绝,高叔叔的老婆——纺织女工肖阿姨一叠声地说:“要不是看你作文好,我家老高也不会把他最爱的书借给你看。我从缸里掏腌菜的时候,老高把一些段落读给我听,我的心都揪起来了。我想抱抱可怜的克利斯朵夫,想给他做一碗热乎乎的雪里蕻肉丝面吃,让他不那么孤独伤心。”

我大吃一惊,这故事竟能打动每天在细纱机前疾行3万步的肖阿姨,一定有它的可取之处。然而,高叔叔严肃地告诫懵懂无知的我说:“要是你只想看一个猎奇故事,这套书里是没有的,你只能看到真诚与倔强,孤独与一些锥心的矛盾。看完这套书,你也许很难去恭维人、去‘拍马屁’了,所以,被这部书感染,不见得是一件美事……”

那时正值寒假,为了节省时间来读书,我每天去粮站买来夹有豆沙的老式佛手面包,爬到北极阁山上的八角亭里看书。

在这套书中,我看到了贝多芬雄狮般的面容与约翰·克利斯朵夫敏感、骄傲又神经质的面容重叠到一起,罗曼·罗兰眼窝深陷的面容与傅雷清瘦无比的面容重叠到一起。是的,小说的原型人物与小说主人公,作者与译者,他们都有相似的灵魂,正因为如此,这个故事才如此牵动着我的喜怒哀乐。

300页读完了,600页读完了,我看到一个具有强烈使命感的英雄,一个哪怕被真诚误伤一百次也毫无怨悔的人,让这个故事始终拥有澎湃的能量。因为杰出的音乐才能,克利斯朵夫11岁时就受到上流社会的赏识,成为宫廷乐队里的小提琴手。但因厌恶虚伪、浮夸的艺术形式,他在贵族老爷们面前大胆表露了对艺术的看法,以及对权贵与腐朽艺术圈的反击。他在青少年时代掀起了滔天巨浪,这些巨浪把他打得颇为狼狈。有时,他的隐忍与痛苦,又像冰面下暴突的流水一样,发出呜咽之声,但无论风霜雨雪有多大,他的人生大河永远没有停止奔流。他憎恨虚伪,最难忍受不真诚,因此,他成年后因为谋生不得不替荒谬的剧本写作配乐时,他的痛苦无以复加;他很苛求,别人佩服他的地方倘若与他的真面目相反,他就会毫不客气地指出来;凡是错认了他的内心世界而来趋近他的人,会被认为是仇敌。

罗曼·罗兰借着男主人公的口这样诉说人生: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,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。克利斯朵夫这样定义友谊:你能在朋友身上再生,恢复你的青春与朝气。他还这样定义爱情:两颗相爱的心灵自有一种神秘的交流,彼此都吸收了对方最优秀的部分,为的是要用自己的爱把这个部分加以培养,再把得之对方的还给对方。这些振聋发聩之语,来自一副“素白无瑕的骨头”,它是这首恢弘交响乐中撼动人心的母题,也是“创造力”的根基。对于一个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,它更是待发酵的养分,若在泥土之下深埋它,必将影响其一生。

显示全文